-
11
2015-09
-
古典明式家具的美学智慧
全球化时代,通览古今中外家具,已不再是梦想,对中式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中的情形、位置,也能有综合、客观的了解。以国际化视野、今人的眼光,对比中式家具和国外古典、现代家具,无疑是正确而客观的思路。不妨把范围再缩小一点,将国内外公认的、具有顶级水准的明式家具作为研究对象。
明式家具早先被低估的价值,已由王世襄先生在其《明式家具研究》中充分研究并论述,此处无需赘述。实际上,中式家具的价值理念、审美观、家具形制在宋代就已成型并走向成熟。遗憾的是,因其缺乏明代发展起来的精细木作技术,现在已看不到传世的、能代表宋代制作水准的家具,缺乏实物对证,无法形成如明式家具般系统准确的研究。
更早期的汉唐,由于尚未启用坐具,亦无家具实物对证,也不具研究价值。唐代又是大开口岸、各族各国审美混杂的时代,其审美情趣和理念并不像宋明那样自成一体且纯粹。元代,由于历史原因,是胡族审美为主导的时代,时间也较短,故元代审美无法作为中华审美的代表。后期的清代家具过于繁复,如元代一样,仅代表外来势力的审美,而非正宗的中华审美,且因缺少内在的品味与系统的核心价值而被研究界与鉴赏界的有识之士一致否定,亦不值得枉费思虑。
因此我们可以说,明式家具就是中国古典家具的正宗代表,研究明式家具就是研究中国古典家具。笔者以为,明式家具独特的、可以传承的美学价值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端庄周正:当一把明式椅子与西方现代家具设计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椅子放在一起时,这一特色立即得以呈现,其端庄的正气可以让几乎所有的西方名椅显得萎靡而弱小。
简素自然:这是相对于清式家具以及欧式古典家具而言的。为突显奢华产生的繁复雕花,无法令人的双眼和内心得到放松,也就无法产生持久之美。光素的明式家具最为耐看,简洁中自有一种力量。
清雅内敛:清雅,即内敛平和而不张扬的美。对雅的追寻,是相对于西方美学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中国美学智慧,如何强调其在中式美学中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中和调谐:阴阳的对立统一,这一中国传统智慧处处反映在明式家具中:方与圆、曲与直、空与满、紧与松,这样的对比在家具中被巧妙运用,给人以协调的视觉享受。这样的手法虽然也出现在西方设计中,但他们只是在潜意识中这么做,远未上升到理论高度。
别致新颖:造型和结构上的独特性,是明式家具,或以明式家具为代表的中式家具,在世界家具之林中凸显的又一大特色,不但可传承,更应加以改良,使之更适合今人所用。
尚古传宗:传承古代智慧与规矩,是中国艺术、工艺领域又一极其重要的观点,一切的创新都必须建立在对传统的尊重之上。
精工细作:工精为艺。工艺之美,与器具外形相并行、相映生辉。明式家具的某些工艺,至今无法被西方家具超越。其精益求精的态度,是今人早已遗忘、最为欠缺的宝贵财富。
当然,以今人标准而言,古典中式家具仍有不合时宜之处,这在业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即功能性、舒适性上的不足。另外,纯明式家具中仍不时可见的雕花,对现今崇尚简洁清爽的年轻一代消费者来说,仍属繁复冗赘,需要得到改良甚至免除。
-
11
2015-09
-
百年之材 红木家具驻美有“术”
红木家具之美,木材之美是“底子”,还需要各种工艺的打磨,让木材表面呈现出人文魅力,红木家具“美容术”,包括家具本身的打磨、上漆或上蜡,还包括在使用过程中颇有讲究的保养,不仅需要精湛细腻的技术,更融合了创造者和使用者的艺术价值取向。“美容术”不仅延长家具本身的寿命,也让红木家具迎合使用者的审美取向,成为传统文化的“代言者”。然而,在使用和收藏的过程中,消费者也要了解红木家具的“化妆”技巧,避免“偷梁换柱”等各种作假技巧,以掌握红木家具的真实价值。
打磨工艺 打磨到位 表里如一
硬木家具的制作工序是选材(选取材料)、下料(将木材裁成制作时所需要的尺寸)、开榫(使用机器或人工开榫头)、凿眼(凿卯眼)、沾水打磨、刹活(在家具榫卯结合安装前,用一种小型手锯将所有榫卯结构部位都再拉一遍,使其结合时肩口严密牢固)、使鳔(使用鱼鳔做成的胶水上胶)、检查打磨、油工。在这其中,与打磨相关的就有多道程序,可见打磨对于红木家具制作的重要性。经过多种打磨工具和不同打磨工序后,家具要做到“轮廓匀称,棱角齐平,整体协调,纹理面清晰、纹路相合,榫卯连接润泽通润、无牛毛刺。打磨到位的家具,可以做到通体润泽、表里如一。”
其中,沾水打磨这道程序最为重要。其方法是用湿布将部件擦湿,对线条的起鼓打洼处使用耪刨、马牙锉及刮刀片等工具进行全方位打磨。硬木家具的每一个部件都要进行沾水打磨,一是顺应木性,因为木纤维遇水膨胀,表面的一些木纤维剥离出来,就是工匠常说的“毛刺”,通过沾水打磨,“毛刺”就被打磨掉,表面更加光滑细腻,如同细嫩的皮肤,而且在今后的空气氧化中可以做到色泽变化均匀一致,使硬木家具包浆的形成速度快且包浆厚;第二个好处是不留瑕疵。打磨过程中凡留水渍处都打磨,做到每个部件要平整、润滑、饱满,整件家具没有生硬的棱角——倒棱,每个线条都平整、润滑、饱满,做到内外光滑一致。
在打磨的过程中,并非只用沾水打磨一道程序,而且打磨并非单一一个时间段统一完成。例如,在上漆或打蜡之前,工匠还要进行最后一次打磨,保证木质如婴儿肌肤一般的润泽;在雕刻纹饰丰满的家具上,工匠师傅还会把雕刻部分的打磨作为雕刻的重要一部分,既要做到层次分明、雕刻形象逼真,又要做到无毛刺、无砂纸痕等打磨痕迹。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木质家具也只有经过精雕细琢才能成器。
烫蜡工艺 保护水分 光滑如绸
髹饰工艺是指我国古代以漆或蜡为材料髹涂家具和日常生活用具的一种工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和美化家具表面,分为漆饰、蜡饰两种。业内一直有“南漆北蜡”的说法。在北方,常用烫蜡工艺来保养家具。其目的是用蜡填补木材本身棕眼里的空隙,置换木材里的一部分水分,形成保护层,从而防止温湿度变化使木材发生较大的伸缩而开裂。
蜡饰工艺是指在家具表面通过封蜡的方式进行保护家具和美化的一种方式。其具体做法是在打磨光平的坐椅、素架上,把蜡烘热,边烘边把蜡涂上,使蜡质浸入木质的内部,再用干布用力擦抹,把浮蜡和棕眼处理掉。经过这样蜡饰的家具,表面光滑如镜,能显示木材的优良质地、细腻纹理、典雅色泽等自然美。蜡饰后的紫檀坐椅,在一定角度光线投射下,呈现一种柔和美妙如丝绸般的色泽。而蜡饰的黄花梨木坐椅,则具有琥珀般透明的效果。
传统的烫蜡工艺分为烫蜡、起蜡、擦蜡三大工艺,首先将蜂蜡、川蜡、松香等按照一定比例融化成液体,用鬃刷将蜡散星状分布在家居上,再用电炭弓(以前用木炭弓)来回抖动烫蜡,当蜡成白泡状泛起,再用布蜡工具(大板刷)拉开、布均匀。随后使用起蜡工具将各部位残存在表面的浮蜡起净,直到摸上去不粘手,再用蜡布等工具大面积擦蜡,尤其是腿、枨要顺纹理反复擦,最后用板擦和鬃刷擦拭表面,将棕眼处残留的蜡抖尽。烫蜡完毕后,要经常用棉布和手擦拭、抚摸,还有定期再上蜡,但用量一次比一次少,达到保养目的。
漆饰工艺 生漆固形 清水芙蓉
在南方,平均气温较高且容易潮湿,蜡会随着温度变化而脱蜡,而且大漆漆膜干固后,有耐油性、耐潮性、耐磨性、耐水性等优点,故多用“擦大漆”来防止家具变形。据考证,故宫内擦大漆的家具多源于南方省份,如江苏、浙江、广东等。“大漆”又被称为“生漆”,原产于漆科木本植物漆树的一种分泌物,主要成分为漆醇。从漆树上采集的漆汁尚未进行任何加工调制并含有一些水分,故称为“生漆”。我国使用漆器的历史非常久远,早在新时期时代,人们就认识到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到了清代以后,黑色成了最流行的色彩,以黑为贵成了时尚,黑色的大漆家具曾有着广泛的市场。
擦大漆工艺必须在无尘、密封、温度保持在20℃-40℃、大气相对湿度为70%-80%的房间中进行,是因为大漆中的漆酶在这种环境下能促进漆酚加速氧化成膜,较快干燥,温度过高过低、过干过湿都不利于擦漆,而且要经过上漆、砂磨等程序反复进行,为了保证房间内的温湿度,有时需要泼水等方法达到要求。
在明清时期,与传统的大漆家具不同,为了体现硬木家具材质的天然纹理,一般是不作色漆髹饰的,而是用透明的罩漆清涂一遍,然后在罩漆待干未干之时,用纱布揩掉表面漆膜,并经过多次反复,直至表面呈现光亮,就是所谓的“清水货”。
工艺“做鬼”
改制与染色
目前,红木市场上有一些商家通过给木材上底色的手法来以次充好,将其他便宜的材质来冒充高档红木,或者将木材“边材”充入其中,以此来牟取高额利润。按照国家标准,产品的正视面应无边材,其他部位零部件表面的边材含量,应不超过该零件表面积的1/10。如果红木家具大量使用边材,不仅有可能影响家具坚固程度,还欺骗消费者利益。
然而,实际上,在古典家具的生产历史上,传世的明及前清家具,有一种改制就是为迎合时代的风尚而改制木色。据明清家具专家王世襄先生的著作《明式家具研究》记载,自清中期以来,由于宫廷及权贵的爱好,紫檀器成为最为名贵的家具,其次是红木,形成硬木贵黑不贵黄的风尚;于是颜色浅的花梨制品,在木工完成后,即被染刷成深色。就是传世的黄花梨器,有的也不能幸免。颐和园藏的明插肩榫炕桌和清前期雕螭纹半桌,均呈紫黑色,细看乃是黄花梨,至今尚未还原其本来颜色。据老匠师石惠、李建元称,上述刷深色的情况,到30年代开始变化,那时由于西洋人喜爱有纹理的本色家具,黄花梨器身价骤增,于是鲁班馆等地家具店,不仅将染深的黄花梨退还成原色,就连红木器也要洗刷刮磨,加染黄色,充当黄花梨出售。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购红木家具时,不能单纯片面以上色不上色来判断家具的好坏,如果采用纯正的红木制成的红木家具,通过上色只是让家具外观看起来更加美观,并且起到保护作用,并不会伤害木材,那并非欺骗消费者。消费者要警惕那些通过上色来掩盖本质的红木家具厂家,切勿被这些不法商家蒙蔽。
包镶工艺与贴皮
“包镶”是硬木家具中一种特殊的工艺,是指胎骨采用不易变形、比重较轻、相对较为易得的木材,外表则用名贵珍惜木材包镶,具有保存长久、结构稳定、工艺奇巧的特性。据周默所著《问木》考证,在故宫倦勤斋内檐装饰大多采用包镶工艺,门扇、裙窗胎骨为金丝楠木,外包紫檀木,而绦环板、碧纱橱、炕罩的绦环板、裙板上用了5毫米厚的鸡翅木薄板贴于楠木胎上。包镶工艺外部华美而内部结构稳定,其稳定性、完整性都高于实木家具,所以保留至今。包镶工艺多在惜木如金、手艺高超的扬州地区、苏州地区见长,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珍贵木材的珍惜,也表现了对各种木材木性的理解与把握。
而如今出现的“贴皮家具”,是将极薄的硬木木皮(厚度往往不足1毫米)贴在硬杂木甚至软木、人造板上,作为硬木家具而出售。这些贴皮往往用在家具的大边、直腿、背板、侧板等不加雕琢、不显眼的位置,达到欺骗造价的目的。贴皮家具成本比真正的硬木家具成本低很多,而且往往使用劣质的化学胶水黏结,长期释放毒性物质,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对于消费者而言,要注意的就是“贴皮家具”,在面对流传下来的古董家具时,要了解包镶工艺,防止将二者混淆。
保养有道
除尘
红木家具的除尘过程中最忌讳表面被破坏,如果表面蒙上灰尘,最好用软毛刷或者柔软的棉布擦拭,不要用鸡毛掸子掸扫,因为鸡毛坚硬的部分,可能会留下划痕;也不宜用湿布擦拭。因为湿布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灰尘混合后,形成颗粒状,也会对家具表面造成伤害。如果在雕刻处灰尘较多,可以用拧干水分稍稍潮湿的棉布擦拭。
家具表面如果有污渍,可以尝试用酒精擦拭,可以软化浮泥和油渍,也有消毒作用,也可以使用油性清洁剂,但是不要用钢丝球、刮刀刮擦,会给家具带来不可修复的伤害。
上蜡
为了保证家具表面常用常新,可以定期上蜡。将蜡热熔以后,涂抹在家具表面,用风筒不断加热,使其均匀分布,最后再用布擦拭,使其表面光泽温润。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蜡之前一定要在完全清除灰尘之后,否则会形成蜡斑,产生刮痕。上蜡需要由专业人士来操作,普通消费者不要随意涂抹任何“保养品”。
包浆
包浆是指家具表面由于长时间氧化形成的氧化层,经过时间的沉淀、使用者的把玩,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包浆一般幽光沉静,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一般包浆只出现在使用时间长久的家具上,有自然包浆的古典家具,价值也更胜一筹。消费者购买红木家具后,无论使用或收藏,都应该多用,而不能将其束之高阁。著名作家、知名黄花梨收藏者海岩曾告诉记者:“红木家具必须要用,越用越好,因为它是靠与人的接触、抚摸,和人达到气息相通,它产生的包浆越使用越好看、光泽越吸引人。就像一个美丽的女子,不能只放在家里做‘冷美人’,而是需要欣赏和接触,其魅力才会越明显。”
-
07
2015-09
-
红木家具行业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作者:全年红红木家具
又到一年盘点时。古典家具市场呈现出来的,是2010年的上升、2011年的火热、2012年的平稳,每年的关键词都在变,每年的行情都不同,每年盘点的心情也不同。2012年度盘点,小编采访了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邓雪松先生,从家具协会的角度,盘点2012,解读热点话题,梳理行业脉搏,为来年春天的耕耘和播种做好打算。
第三个高峰何时到来?
《古典工艺家具》: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系列书籍问世,带来了中国传统家具的第一个收藏高峰并促进了仿古家具行业的初步发展,那么2000年~2011年这十年,仿古家具行业则蓬勃发展,尤其是近两年来仿古家具销售与古董家具收藏市场同步繁荣,拍卖场的古典家具,屡屡创下天价,单件家具直逼亿元而去,可谓是传统家具行业的第二个高峰。而自2011年下半年至今,传统家具行业市场相对冷清,整体行情处于回调与下降的过程。在家具协会看来,这样的顶峰和下滑,对于红木家具行业而言都是属于正常现象么?这个下滑的过程还会持续多久才会触底?大约多少年之后还会出现第三个高峰?
红木家具行业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邓雪松:评估行业的未来趋势就需要回顾行业的前期发展。从本世纪初也就是2000年到2011年,这十多年可以说是红木家具行业的黄金10年。在这期间从事红木家具行业生意的绝大部分商家,无论是经营木材的,还是生产和销售红木家具的,甚至做木工机械和铜件油漆的都获得了稳定的经济回报和收益。
从行业规模的发展和市场营业额的递增这两方面来讲,过去这10年,是红木家具行业发展的一个经济巅峰时期。也就是在这10年中,整个行业才呈现出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的趋势,出现了诸如福建仙游、浙江东阳、河北大城、广东新会、台山以及江苏苏州等传统家具生产的集散地。而在此之前,国内红木家具行业只有零散分布的几家作坊式家具制作工厂,并没有形成区域性的产业群。
那么,红木家具行业的这个黄金10年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在这10年我们的行业会发展得朝气蓬勃和红红火火?分析行业兴盛的原因不能只孤立地局限于行业本身,而是要把这个黄金10年放到整体的经济环境之中来观察。我们看到,过去的这10年,也正是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10年,我们红木家具行业的黄金10年是与之同步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面临着如何转型和升级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由“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创造”转变。在探索如何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也是必然的。而红木家具行业的发展是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共同进退,在国内经济发展方向未明朗的当下,我们行业出现的相对冷清也是正常的。
另外,红木家具行业发展如同中国经济一样,也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过去的黄金10年是红木家具无论高低雅俗和优劣美丑都可以卖个好价钱的10年,实际上这种状况是不正常和健康的。我们后续发展中,是继续大批量的砍伐名贵木材进行粗放式的加工制作?还是缩小行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来做精品?是做单纯来样加工的生意还是创立品牌打天下?红木资源是有限的,它无法支撑我们行业无节制的发展,如何利用稀缺的名木资源使行业可持续的发展?如何将加工制作向设计制作转型?如何将现在满大街的名贵木材大路货级别的红木家具趋势,向名贵木材的收藏级别精品红木家具转型,就是我们行业面临的问题。
红木家具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我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只是有所放缓而已,并没有出现急剧的衰退,所以我们行业不会面临太大的危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企业都得够挺得过来,那些核心竞争力不足而又缺乏明确定位的企业就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
我在2012年上半年说过,我们行业将会面临一次重新洗牌和去粗存精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都必需经历的,这对红木家具行业的长期发展而言也是有益的。
我认为红木家具真正有价值的发展“高峰时期”,不是指生产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数量多、市场营业额大的高峰。这种高峰往往是消耗自然资源最为巨大、环境破坏最为惨烈、产品附加值最为低廉的,是红木家具行业病态繁荣和无序发展的产业高峰。我希望的红木家具发展高峰是有序发展、理性竞争、设计主导、文化先行、精品纷呈、媲美明清的一个家具文化艺术鼎盛高峰,只有这样的“高峰”才有意义,才能让我们无愧于先辈,也无愧于后人,我们距离这个高峰最短是5年,估计是10年,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数字解读2012
《古典工艺家具》:总的来看,2012年的古典家具市场发展平稳,保持稳中有序的态势。从家具协会统计的数据来看,2012年的古典家具方面,有哪几项主要数字?与前两年的对比中,这几组数据反映出怎样的市场信号?
邓雪松:在2012年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的年会中,我们初步统计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从事传统家具生产的企业已经接近2万家。另外,从去年中国家协主席团成员交流反馈的信息来看,整个传统家具行业,每天开料的数量在1000吨左右。就前一个数字而言,在上世纪80年代,全国的传统家具生产企业只有十多家,90年代初也不到两百家,今天发展到近2万多家的规模,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它反映出当前整个传统家具市场旺盛的需求能力。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则是近年来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使得拥有红木家具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同时,也使得此前卖掉老家具去买沙发、片面追求洋品牌的趋势得到根本性的扭转,红木家具环保、典雅、传世和保值、增值的特点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这让我们看到了红木家具市场异常繁荣的一面。就后一个数字而言,它又让我们对整个红木家具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了担忧。我们知道,用于制作家具的名贵红木的生长年限都很长,短期内都很难再生,像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迅速消耗和彻底枯竭,就是一个明证。如果按照现在这样的速度发展,不出三五年,红酸枝和小叶紫檀也将会被消耗一空。这就提醒我们,一定要转变对待行业的态度。对于众多生产企业来说,就是要彻底转变此前片面追求产品数量的观念,转向对产品质量和艺术水平的追求上来,否则不仅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更是在危及整个红木家具行业的健康发展。
新作家具已三国鼎立?
《古典工艺家具》:传统家具中,“京作”、“苏作”、“广作”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形成了三个独具特色的风格流派。而在当代,也涌现出了一批后起之秀。如“仙作”、“东作”、“晋作”等,虽风格尚未突显,但在当代传统家具市场中表现活跃,割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这是否意味着新作家具已形成新格局?你认为我们这个时期是否有望取得像明清家具那样的艺术成就呢?
邓雪松:我不认为当前的“仙作”、“东作”、“晋作”可以和传统家具历史上的“京作”、“苏作”、“广作”相提并论或并肩媲美。传统家具历史上三大流派均有成熟的艺术风格、工艺特点和文化根源,是传统家具文化意义上的流派,而现在提到的“仙作”、“东作”、“晋作”是不同地域的生产加工制作产业群,不是同一个高度和级别。
具体来讲,传统家具历史上的“京作”、“苏作”、“广作”这三个流派,其背后对应的是不同的设计风格和制作工艺,以及沿用不同材质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例如“京作”是以清代宫廷家具为主,代表的是人间皇权的审美趣味,是入世的艺术。“苏作”则是明式家具的代表,它表现的是文人士大夫隐逸田园的审美趣味,是出世的艺术,而“广作”则代表了商贾大众的趣味。从材质方面而言,“京作”对应的是紫檀,“苏作”对应的是黄花梨,“广作”对应的则是红酸枝。这三个流派的形成,都参与了整个中国传统家具历史的建设,对后世影响深远。而现在所谓的“仙作”、“东作”、“晋作”,它们实质上只是一个区域性的产业群,还没有形成各自鲜明的艺术风格,或者说只是略有特点但是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在市场份额和经济效应上,可以说“仙作”、“东作”、“晋作”集团作战比较成功,从艺术和文化上距离自成一派还很遥远。
红木家具地域流派风格的形成不是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就会结出硕果的,也不是几个龙头企业开会商量就可以制定的,地域风格的形成是该行业发展成熟后市场进行细分,在审美品位高度提升并形成不同倾向的审美趣味后,影响和引导生产企业逐步发展的一种结果,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
中国明清家具之所以能取得那么高的成就,为全世界所瞩目,那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优秀的设计群体。明代的家具是由文人士大夫阶层主导设计,他们的审美眼光高超,文化素养深厚,直接把书法和绘画中的审美意识带入到家具制作中。清代康雍乾三朝成立了清宫造办处,汇集了全国的能工巧匠,有人专门负责图样绘制,设计图纸往往还会经过皇帝的御览钦定,因此明清两朝的家具设计制作均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而我们当代传统家具的设计环节实际是一片空白,设计人才缺乏、设计能力不足是我们行业的最大问题。
有些家具创新很多都是老板一拍脑袋就开工,老板在做设计师的事情,受限于专业设计知识以及审美品位和文化素质的制约,导致这些家具在造型比例上往往问题众多。所以,新作家具要想真正自成一派,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对于传统家具设计艺术的重视,在高等艺术院校中开展传统家具造型设计专业,培训一批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另外对于技术工人应该也有相应的技术培训、级别审定的培训评估机构,只有这样整体提升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才具备不同地域艺术风格形成的土壤和条件。
原材料市场分析
《古典工艺家具》:2012年红木家具原材料市场整体表现如何?请分别就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小叶紫檀、大叶紫檀、红酸枝5种木材分析。2013年的潜力股是小叶紫檀么?
邓雪松:2012年红木家具原材料市场整体表现,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平稳的。具体的来讲,黄花梨是逆势增长,相比于2011年,2012年年底黄花梨的价格上涨了70%以上。原因一方面是黄花梨家具已经具备传统家具中的标杆效应,逐渐凸显出艺术品收藏的价值,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新兴的经济成功人群逐步扩大,喜欢传统家具的高端客户都希望能拥有黄花梨的家具。而无论是海南黄花梨还是越南黄花梨,自然的资源已经枯竭,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正是黄花梨价格飞涨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一块20多公分宽、1米多长的中等规格的海南黄花梨板料,近期市场价格1市斤在1万元以上,多年来黄花梨的走势一直是直线拉升没有下调的迹象和可能。越南黄花梨原料也已经枯竭,据我们估计,目前在国内藏家手中的越南黄花梨大料总量不会超过400吨,木料资源的匮乏,使得近年来越南黄花梨的价格也是格外坚挺,过去海南黄花梨的价格比越南黄花梨差异最大的时候,要贵10多倍甚至20倍左右,现在则只有2到3倍的差别。一块30公分宽、8公分厚、2米长的越南黄花梨板料,按照不同品相,其市场价格一般在7百到8百万元1吨。
小叶紫檀2012年的价格,同2011年同期相比,则回落了20%左右。而大叶紫檀尽管名字里也有个“紫檀”,但它实际上属于黄檀属黑酸枝木类,所以它的价格一般只有小叶紫檀的1/4左右,材质的优势与老挝红酸枝相比并不明显。再看老挝红酸枝,一块70公分宽、1到3公分厚、2米长的红酸枝板料价格,目前的市场价格均按每片论价,价格在7万元左右。中等规格的红酸枝板料价格,则在15到20万元1吨。红酸枝中小料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略有微调,但仍保持坚挺的状态。其原因一方面是在2010到2011年期间,红酸枝的涨幅过快,市场需要一个消化过程;另一方面,整个经济形势不太乐观,红木家具市场相对冷清,许多买家在买料时表现的也相当谨慎。
2012年底,我们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在常熟召开年会,执行主席杨波认为,目前的小叶紫檀木料是近十年中所见到的品质最好、价格也是最合适的,到明年5、6月份左右,其市场价格也会有30%左右的上升空间。杨波对我们行业发展大势的判断、木材的涨落行情分析预测一向精准,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天赋异禀,他的看法我是非常信服和赞同的。我们知道,行业内历来就有“紫檀木中之王,黄花梨木中之后”的说法。从历史上看,紫檀与黄花梨的价格一度也很接近,这就说明它的名贵。而且小叶紫檀本身的材质也非常好,还没有其他木材能够将它取代。所以,小叶紫檀在未来的表现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替代材种
《古典工艺家具》:2012年充斥在媒体版面的新闻,金丝楠热必不可少。每天都能见到各种如“一张金丝楠桌子价值一个亿”等噱头报道,2012年底又出现了类似手法炒作乌木的报道,“乌木家具天价频现”等新闻常见报端。那么,金丝楠和乌木到底属不属于红木范畴,市场炒作的价格与实际价值相差多远?
邓雪松:金丝楠是软木,不属于红木,而乌木在《红木》国家标准中则有明确的规定,属于8类中的其中一类。目前的金丝楠家具市场存在明显的炒作痕迹。在国际传统家具高端级别的拍卖市场上,金丝楠素身的家具基本没有,只有一些漆木家具和用金丝楠做木胎的包镶家具,但成交价格都很低廉。而且迄今为止,拍卖场上还没有出现一件古典家具拍卖过亿元的,黄花梨、紫檀都没有。因此,一件金丝楠家具作价过亿甚至几个亿,只能说是人为夸大家具工艺与材料,纯属无稽之谈。金丝楠木原料目前供应量较为充裕,其市场价格也比较稳定。口径20到30公分的拆房老料价格为每吨2到4万,有些有漂亮花纹的,每块价格为6千到8千元之间。从地下或水里挖捞上来的金丝楠阴沉木,每立方米价格在8万至10万左右。由此可见,金丝楠市场炒作的价格与其实际价格相差甚远。
《古典工艺家具》:尽管金丝楠和乌木炒作痕迹明显,但也从侧面释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红木原材料存量越来越少,而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迫切需要替代材种的出现和更新,保持红木市场的活力和生命力。在将来,替代材种的出现不可避免,但是什么样的木质适合做传统家具,替代材种以什么样的姿势登台,仍有待考量。对此,家具协会的观点是?
邓雪松:我觉得红木家具的替代材料问题是个伪命题,因为《红木》国家标准中所规定的5属8类33种木材中,只有一小部分因被用来制作家具而为大众所熟知,大部分木材都还没有被用来制作家具,因此,利用的空间非常大,新的材料使用需要一个市场逐步认识和适应的过程。对将来这些新材料来说,只要以最真实的姿态登场就行了,所谓“真实”,也就是说是什么样的材料就做什么样的家具,什么木材成本就以合理利润卖什么价格,不能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但是,我们这个社会非常浮躁,一些商家联合一些木材专家在各类媒体宣传造势,大肆宣扬和吹嘘新材料的价值,希望运用媒体的舆论引导,给消费者洗脑,让消费者掏越南黄花梨的价钱来买大叶黄花梨,将大叶紫檀家具当作小叶紫檀卖;将微凹黄檀当作老挝红酸枝卖;将软木家具的楠木当作海南黄花梨价格卖,这些每天都在发生的荒诞现象,是搞材料替代还是价格替代?所以,我说红木家具的替代材料问题是个伪命题。
另外,我们要清楚,侧重于收藏级别的红木家具和侧重于实用功能的红木家具是不同的,随着市场的不断分化,红木家具制作也必将沿着这两条路子来走。随着黄花梨、紫檀、红酸枝等传统名贵木料资源的渐趋枯竭或逐步减少,用这些木料制作的红木家具精品,最终都要进入艺术品收藏领域。注意,我强调了必须是名贵材料制作的家具精品才会进入艺术品收藏领域,不是所有的名贵材料做的家具都必然是精品!对于黄花梨、紫檀、红酸枝这些材料制作的红木家具而言,它不是普通大众的家居生活必需品,不可能也没必要走进千家万户,它们只能为少数人所收藏和欣赏。所以说,对于收藏级别的红木精品家具而言,是不存在所谓替代材料的问题的,颜色和款型可以替代,价格和价值无法替代。
2013形势预测
《古典工艺家具》:请大胆预测2013年古典家具行情走势。
邓雪松:我认为进入2013年,红木家具行业就进入了一个分水岭。红木家具行业发展所经历的前一个黄金10年,那种“钱多、人傻、快来”的时期注定已经过去,那种市场氛围就是大盘上涨一哄而上的局面,那种行情是一个行业初步兴盛繁荣所经历的独特现象,什么档次的家具都好卖,多差多丑的家具都能卖个好价钱,无论什么人做啥买啥都能挣钱的市场不是一个理性和健康的市场,那个10年只是我们传统家具行业发展的第一阶段。进入2013年后市场将会有一个逐步净化、优胜劣汰的过程。抱着急功近利的想法和粗制滥造的方式来做古典家具的,注定要被市场和消费者抛弃。
在后期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将会出现几极分化的倾向:定位高端而且家具质量过硬的企业将会发展稳定,进入一个新的上升通道并日益获得家具质量与品牌的附加值;大规模开连锁店的红木行业巨头将在新的产品设计理念、市场份额、销售价格上进入